您的位置 首页 备孕知识

人工授精周期促排卵治疗:卵巢微刺激与控制性促排卵方案

Hi,这里是小爱,专注母婴知识二十年,今天要跟大家分享的是:

作者单位:大连市妇女儿童医疗中心

摘要:在人工授精周期促排卵治疗时,为了减少卵巢的过度刺激,降低多胎妊娠发生率,必须进行卵巢微刺激的控制性促排卵方案,主要通过控制早卵泡期的启动数及优势卵泡的排卵数来完成。氯米芬、来曲唑是一线方案,人绝经期促性腺激素(HMG)或卵泡刺激素(FSH)低剂量渐增方案是比较容易达到控制目的的方案。在促排卵周期中,监测自发性黄体生成激素(LH)峰形成后产生的级联效应,可以获得最佳妊娠率。注射人绒毛膜促性腺激素(HCG)扳机后36h 完成人工授精手术可能是最佳时机。

关键词:人工授精;卵巢微刺激;控制性促排卵;受精时机

人工授精是针对性交障碍、逆行射精、轻度少弱精子症、原因不明性不孕等的一种治疗方法。当人工授精治疗经过1~3个自然排卵周期而没有妊娠时,或者伴有女方排卵障碍时,促排卵()的同时人工授精将是进一步治疗的选择。由于不能像体外受精(IVF)那样通过限制移植胚胎数控制多胎妊娠的发生,所以需要在促排卵过程中控制生长卵泡数,并确定取消周期的标准,来控制过多的排卵。因此,将人工授精中的促排卵称为控制性卵巢刺激(,COS) 更为贴切。在进行良好的控制性卵巢微刺激的同时,还要选择恰当的时机人工授精,才能充分获得促排卵治疗的效果。

1 人工授精周期中促排卵的意义与方案选择

1.1 促排卵的意义

人工授精的不孕症患者,大体上可以分成两大类,即排卵正常者及排卵异常者。排卵正常的患者可以通过自然周期或促排卵的方法获得更佳的排卵;排卵异常患者需通过促排卵治疗获得排卵。研究显示,促排卵周期人工授精可获得更高的临床妊娠率,一方面的原因考虑是促排卵治疗纠正了部分排卵障碍性不孕,另一方面是促排卵治疗增加了生长卵泡的数量。文献报道,卵泡个数≥2个的人工授精周期妊娠率,明显高于单个卵泡的周期妊娠率。见表1。

人工授精周期促排卵治疗:卵巢微刺激与控制性促排卵方案

1.2 促排卵方案的选择与利弊

1.2.1 氯米芬促排卵是第一选择

氯米芬促排卵是一种简便、安全、有效的人工授精中COS方法,是多囊卵巢综合征(PCOS)、Ⅰ度闭经、黄体功能不全等排卵障碍性不孕症患者的第一选择,也是针对原因不明不孕患者的首选方案。特别是PCOS患者,由于对促性腺激素药物敏感,可导致卵巢过度刺激综合征(OHSS)和多胎的高风险,而氯米芬疗法的PCOS患者排卵率为55%~70%,妊娠率为10%~20%,几乎不发生卵巢过度刺激,多胎妊娠率低,效果肯定。

具体方法:月经周期第5天开始50mg/d口服,连服5d,月经第10天超声监测,待卵泡成熟时使用~,肌肉注射1次,诱导排卵。若1~2个周期无效,无卵泡生长及排卵,可加至每日100mg,连服5d。体重过重或肥胖者则需加大剂量,一般不应该将剂量增加至超过150mg/d。使用氯米芬的妇女,会有较长的卵泡期,成熟的主导卵泡平均直径为25mm,较自然周期(18~19mm左右)大。为了提高排卵率和妊娠率,氯米芬可与其他药物联合应用,如联用低剂量人绝经期促性腺激素(HMG)或卵泡刺激素(FSH)、雌激素等,可改善疗效。

单用氯米芬发生OHSS的可能性小,即便发生也较轻微,停药后即可消失。氯米芬的抗雌激素作用可使宫颈黏液变稠,影响精子穿透,可通过宫腔内人工授精加以克服;其次氯米芬抑制子宫内膜生长,导致内膜变薄,影响受精卵的种植,可同时并用雌激素刺激子宫内膜生长,或在停服氯米芬后,改用少量HMG(或FSH)37.5~75U/d,直至卵泡成熟,改善排卵和子宫内膜厚度。氯米芬其他副反应较轻,约10%的患者会有轻微不良反应,常于停药后数天至数周消失,一般不产生永久损害。

1.2.2 来曲唑促排卵是新的一线选择

来曲唑又称芙瑞,是第3代非甾体类芳香化酶抑制剂,为人工合成的三苯三喹类衍生物,因其半衰期短,通过外周和中枢两方面发挥促排卵作用,无氯米芬的抗雌激素作用,促排卵效果好,对宫颈黏液、子宫内膜和性激素水平影响小。Al-Fozan等研究发现,来曲唑组的流产率显著低于氯米芬组的流产率。Abd 研究发现,来曲唑组周期妊娠率与氯米芬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。而且,来曲唑可用于恶性肿瘤患者的促排卵治疗,对胎儿无明显致畸作用。因此,来曲唑已成为新一代一线促排卵药物。

人工授精周期促排卵治疗:卵巢微刺激与控制性促排卵方案

来曲唑常用方案有连续用药和单剂量用药。连续用药多于月经周期第3天开始,2.5~7.5mg/d,连服5d;单剂量用药于月经周期第3天单次口服20mg,均在卵泡成熟时并用HCG 诱导排卵。单剂量方案优点为可使芳香化酶抑制剂的浓度在早卵泡期更高,作用更强,同时由于半衰期短,在排卵期已基本完全代谢,既简单方便,同时也更加安全。来曲唑疗法的排卵率为54.6%,临床妊娠率为25%,有促进单个优势卵泡的生长、发育、成熟和排卵的优势,可以有效地防止OHSS和多胎妊娠的发生。常见不良反应是潮热(轻~中度)、恶心、呕吐、头痛、乏力。

1.2.3 低剂量HMG(或FSH)是一种比较安全有效的方案

促性腺激素是由下丘脑垂体前叶分泌的一类刺激性腺的激素,为体外受精常用药物,也常用于诱导排卵治疗。基因重组的超纯化FSH,纯度高、稳定性强、生物学差异小,更有利于卵泡的募集。HMG(或FSH)不但能刺激卵泡的生长和成熟,同时还能促进颗粒细胞芳香化酶的活性,提高雌激素水平。在人工授精时,使用于下丘脑性闭经或氯米芬无效时的促排卵治疗。单独低剂量使用,或在氯米芬治疗周期中低剂量并用, 能够很好地控制单个卵泡发育,但是由于个体反应差异大,有效剂量与过度刺激剂量之间差别小,仍有增加过度刺激和多胎妊娠的风险。因此,掌握和调整治疗方案极其重要。

一般首选低剂量递增方案(Step-Up):通常在月经第3天开始,起始剂量为37.5~75U/d,先连续注射7d,之后根据卵巢反应,每7d左右,逐渐增加37.5~75U。这种方案的OHSS发生率、多胎妊娠发生率低。对于个别启动困难病例,也可以选择高剂量递减方案(Step-Down):在预计的反应剂量上增加起始剂量,一般为75U/d,最多不超过150U/d,先连续5d,然后根据卵巢反应,每2~3d递减37.5U。

2 人工授精周期中促排卵的控制原则

人类的生育主要是单胎,促排卵是希望能够获得一个成熟卵泡,使患者有正常妊娠机会,而药物促排卵导致的多胎妊娠,不是促排卵治疗的目的。同时,过度的刺激还会带来医源性损害。一般认为促排卵得到的卵子中,每3个卵子当中有1个优质卵子,因此为了获得较高妊娠率,同时又减少卵巢过度刺激和多胎妊娠,通常限定在一个促排卵周期中只能有3~5个卵泡成熟和排卵,如果出现5个以上成熟卵泡,则需取消周期,或取卵改行体外受精-胚胎移植(IVF-ET)。因此,人工授精的促排卵应该遵循以下3条原则:(1)控制启动与生长卵泡的数量。(2)控制优势卵泡排卵的数量。(3)最终的目的是达到每个促排卵周期以1~2个优势卵泡排出为宜。

2.1 生长卵泡数量的控制

在人工授精的诱导排卵周期中,与应用氯米芬的平均妊娠率为7%相比,应用FSH促排卵的平均妊娠率为12%,虽平均妊娠率提高,但同时却出现了13%的多胎妊娠率。对于氯米芬和来曲唑疗法而言,由于刺激生长的卵泡数量较少,促排卵过程中不需要特别控制卵泡数量,但是对于HMG(或FSH)疗法而言,必须严格遵守人工授精周期促排卵的三原则,尽量以低剂量递增方案(Step-Up)为常规方案,掌握递增的时机和剂量,控制早卵泡期启动的卵泡数量及卵泡中期被继续募集的卵泡数量。

2.2 优势卵泡排卵的控制

控制卵巢微刺激,既要减少生长卵泡的数量,同时还需要控制优势卵泡的排卵。有对比人工授精周期中,不同时间注射HCG控制排卵,分为HCG早注射组(即卵泡直径16~16.9mm时注射HCG)、HCG晚注射组(即卵泡直径18~18.9mm时注射HCG),发现HCG早注射组HCG日≥14mm的卵泡数和血清E2值显著低于HCG晚注射组(P1<0.007,P2<0.001),但两组的临床妊娠率(11.9%vs.12.1%)及继续妊娠率(11%vs.8.6%)差异无统计学意义。考虑早注射HCG可以获得较好的妊娠率,同时可减少卵巢过度刺激的风险。

有文献对比研究促排卵周期中自然排卵的扳机问题,发现监测自发性LH峰后进行人工授精组比注射HCG后人工授精组有更高的妊娠率,且多胎妊娠率低。注射HCG后人工授精组中,出现自然LH峰患者的继续妊娠率,与监测自发性LH峰后人工授精组相同。考虑自发性LH峰形成后的级联效应,可导致自然的排卵,并形成子宫内膜的自然容受状态,但是这种级联效应在注射HCG组可能不够连续。因此,促排卵周期人工授精时,可以使用监测自发性LH峰,来获得最佳妊娠率,减少过度刺激和多胎妊娠。

以此类推,在促排卵周期中有多个卵泡发育时,可以利用促性腺激素释放激素(GnRH)激动剂进行扳机,激发内源性LH峰,以期自然地控制排卵。例如,在常用的HMG(或FSH)递增方案中,当≥18mm的卵泡有2~3个,还有3~4个13~14mm的卵泡时,为避免发生OHSS,不注射HCG,而是注射GnRH激动剂诱发排卵。另一方面,研究发现,人工授精周期中使用低剂量FSH促排卵治疗时,加用GnRH 拮抗剂控制早发的内源性LH峰,再注射HCG,可以显著减少早发LH峰及早期黄素化的发生率,而没有减少成熟卵泡的数量,妊娠率与单纯注射FSH并用HCG扳机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(10.81% vs. 18.05%)。

3 COS的人工授精时机

即使微刺激控制性促排卵达到了目的,如果在注射HCG或GnRH-a扳机后不能掌握人工授精的时机,那么也无法达到预期目的。在人工授精促排卵周期中,一般均在HCG注射后36h进行人工授精。有研究分别在HCG注射后36、42、48h行人工授精,临床妊娠率分别是20%、38%和24%,尽管HCG注射后42h行人工授精妊娠率高于其他两组,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,还需大样本研究进一步证实。还有研究对比HCG注射后,在24h行单次人工授精、或在36h行单次人工授精、或在12h及36h各行一次人工授精的妊娠率,发现HCG注射后36h行单次人工授精的妊娠率高于其他两组,但是3组之间的妊娠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。由此得出,在有条件的情况下,尽量采用HCG注射后36h行人工授精,可以提高妊娠率;如果条件不允许,24h后的单次人工授精也会有较好的效果。

在人工授精周期促排卵治疗时,为了减少卵巢的过度刺激,降低多胎妊娠发生率,必须进行卵巢微刺激的控制性促排卵方案,主要通过控制早卵泡期启动卵泡数、控制优势卵泡排卵数来完成。氯米芬、来曲唑是一线方案,HMG(或FSH)低剂量渐增方案是比较容易达到控制目的的方案。在促排卵周期中,监测自发性LH峰形成后所产生的级联效应,可以获得最佳妊娠率。注射HCG扳机后36h完成人工授精手术可能是最佳时机。

本微信公众平台出于向广大医务人员传递更多信息、促进学术交流、学习之目的。以上内容均来自网络,文中内容和观点不代表本平台立场,仅供大家参考学习。如所发内容涉及版权等问题,请立即联系我们,我们会予以更改或删除相关内容

以上就是今天小爱给大家带来的全部内容,想了解更多母婴知识,欢迎关注92宝宝网!

关于作者: 小爱

热门文章

发表回复